微信掃一掃
當別人勸他拋棄癱妻,再找一個時,52歲的劉兆國頭一扭,說:“她給了我一個完整的家,我再拋棄她,還是個男人?”
劉兆國,洋縣黃家營鎮(zhèn)周家溝村村民。10年來,他照顧病癱妻子、撫養(yǎng)年幼兒子,獨自扛起家庭重擔,并在扶貧干部幫扶下通過養(yǎng)豬實現(xiàn)兩年脫貧。他堅強的意志、勤勞的品格被鄉(xiāng)親們廣泛稱贊,還被評為2017年第三期漢中市“最美系列人物”。
懷孕八月妻子摔下深坎 生下兒子卻癱瘓在床
7日上午,華商報記者來到了劉兆國家,4間兩層簡易樓房,外墻都沒有粉刷,一樓紅磚砌墻,二樓用的自燒青磚,七拼八湊,陽臺還沒有護欄:他和哥哥劉兆斌各住兩間房,一樓南屋是劉兆國的臥室,妻子茍臘臘仰面躺著,頸部因長時間躺臥已嚴重扭向一邊,瘦小的她靜靜地躺在床上。
而在家里,并沒有一件像樣的家電,堂屋內(nèi)堆放著幾十袋飼料和一架手把發(fā)亮的手推車。屋檐下,雜亂堆放著飼料機、青飼粉碎機、旋耕機、三輪車等小型農(nóng)機具。
“沒辦法,機械快,我一個人干農(nóng)活耗時費力,別看這些鐵家伙不起眼,都是我干活的好幫手!”今年52歲的劉兆國,個頭不高,頭發(fā)已經(jīng)花白,消瘦的臉龐上兩只眼睛卻顯得分外明亮精神。
說起癱瘓在床的妻子,劉兆國說,年輕時他先后在海口、韓城、上海等地的磚廠、煤礦、建筑工地打工。由于家境貧寒,30多歲時還沒成親。直到他37歲時,才在別人介紹下雨自小患有小兒麻痹雙腿行動不便的妻子結婚。
當時家里還有年邁的母親,為了養(yǎng)家他便外出打工,留下妻子在家與母親生活。三年后,妻子懷孕,一家人喜出望外。然后,2008年4月,懷孕八個月的妻子,卻在家門口不慎摔下2米躲身的溝坎,妻子和胎兒命懸一線。
隨后,妻子先后在洋縣醫(yī)院、漢中3201醫(yī)院接受救治。經(jīng)過半月治療,總算平安出院。當時臨近產(chǎn)期,本該在縣城或醫(yī)院待產(chǎn),但劉兆國已身無分文。為了節(jié)省每天20多元的住宿費和生活開支,妻子堅持回家待產(chǎn)。
然而,回家沒多久,妻子臨產(chǎn),當時再送到醫(yī)院就需要走40多公里山路,根本來不及,于是在母親的協(xié)助下,只好在家生產(chǎn)。第二天早上,兒子順利出生,但妻子卻癱瘓了,從此再未下過床。
母親雙目失明妻癱瘓 他帶著妻子打工掙錢
劉兆國說,妻子癱瘓后,由于留下了后遺癥,頸部嚴重歪斜、大小便失禁,洗臉、喝水、吃飯全都需要人來伺候。但全家人的吃穿用度都需要他來掙錢養(yǎng)家,無奈之下,他將剛滿月的兒子托付給岳父母照顧,癱瘓妻子由年邁的母親照顧,他則繼續(xù)到上海的建筑工地打工掙錢。
然而,兩年后,不幸再次降臨:68歲的母親因長期糖尿病未及時治療而雙目失明。家里一下多出兩個病人需要照顧,他只好返回家鄉(xiāng)。為了賺錢維持生活,劉兆國在三輪摩托車廂里鋪上厚被子,讓妻子躺在里面,把妻子拉到離家20多公里的黃安鎮(zhèn)王臺磚廠住下,他一邊在廠里當搬運工,一邊在下班時間照顧妻子生活。
需要回家收割莊稼時,他就請假歇工,把妻子再拉回家。無論走到哪里,他都不敢長時間停留,怕妻子在病床上時間長了沒人幫著翻身壓出褥瘡,擔心她大小便弄臟了床鋪,躺著不舒服。天氣晴好的日子,劉兆國再將妻子抱上輪椅,推著妻子在院子里曬太陽、梳頭發(fā)、聊天散心,雖然妻子發(fā)聲模糊,可劉兆國卻能聽得一清二楚。
黃家營鎮(zhèn)周家溝村村支書蘇國琪說,2013年至2015年是劉兆國最難熬的時期,母親病情惡化,眼睛看不清東西,妻子癱瘓在床,生活無法自理。
而在2014年下半年,兒子已滿6歲,到了該上學的年齡。為了方便兒子在本鎮(zhèn)小學上學,劉兆國將兒子從岳母家接了回來。但周家溝村山多地薄,單靠種地根本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計。
為了能養(yǎng)活全家,劉兆國決定養(yǎng)豬。由于什么也不懂,他便誠心想專業(yè)戶請教養(yǎng)豬技術,并逐漸掌握了防疫、人工授精等關鍵技術。隨后,他先買回了一頭豬,并建起了豬舍開始嘗試養(yǎng)豬。
2015年,失明5年的母親病重去世。劉兆國一下子要照顧妻子,還要每天騎摩托車走4公里山路接送兒子上學。他忙了外頭忙家里,地里的農(nóng)活,家里洗衣做飯喂豬清理圈舍,他一樣都沒有落下,猶如旋轉的陀螺一刻也不能停下來。
“臘臘都那樣了,趁年輕重找個?!薄皠e苦熬了,都這樣了,咋過日子啊!”面對村鄰善意的勸導,劉兆國沒有理睬。“做人要有良心,是她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庭,我才有了孩子和希望。做男人就要盡好自己的責任,要照顧好老婆!”劉兆國樸實的話語讓鄉(xiāng)鄰感動。
為摘掉“貧困戶”帽子 他兩年實現(xiàn)脫貧
7日,黃家營鎮(zhèn)周家溝村“第一書記”李欣說,2015年下半年,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啟動,村上在精準識別貧困戶和評定低保戶時,計劃將劉兆國一家人列入其中。然而,當村支書和村主任上門了解情況,讓他填表時,他卻極力反對。
“他說貧困戶的的帽子不光彩,人要活的有骨氣,他不想和其他村民一樣爭著當貧困戶,雖然孩子小,房子爛,但有胳膊有腿,相信一切都會好的?!贝逯K國琪說,然而,當時劉兆國家在村里確實已經(jīng)屬于非常貧困的家庭,而且他也是村民推薦評定的。
“如果他都不是貧困戶,其他人更不是了?!碧K國琪說,當時他不斷勸解劉兆國,在政策的幫扶下,他才會更快地脫貧。最終,劉兆國才寫下了貧困戶申請。
2016年,感覺技術成熟的劉兆國決定擴大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,但當時修建圈舍用地有了困難。村支部、村委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積極協(xié)調鎮(zhèn)土管所,解決了擴建圈舍的用地,他順利擴建了兩間圈舍,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也發(fā)展到了養(yǎng)母豬7頭、肉豬6頭。
到當年5月份,劉兆國連買飼料的資金都沒有了??h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上知道后,立即和鎮(zhèn)信用社協(xié)調,迅速解決了5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,解了他燃眉之急。
李欣說,經(jīng)過兩年多的發(fā)展,劉兆國目前共計出欄仔豬68頭,肉豬10頭,存欄母豬7頭、肉豬7頭、仔豬3頭,純收入5萬多元。兩年里,共計修建圈舍五間、添置飼料粉碎機一臺、柴油機兩臺,三輪摩托車和兩輪摩托車各一輛。
“去年經(jīng)過核算,他通過兩年的發(fā)展,目前已經(jīng)脫貧了?!崩钚勒f。而在2016年,劉兆國因自強自立被村鎮(zhèn)兩級評為道德模范;去年又被評為英雄脫貧攻堅自強先鋒和2017年第三期漢中市“最美系列人物”。
談起今后的打算,劉兆國說:“誰家不愿意攤上這樣的遭遇,可一個家庭真的遇上了,怕也沒有用,只能盡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。我想照顧好妻子和孩子,養(yǎng)好豬,給他娘倆一個更好的生活條件!”華商報記者 周金柱
編輯:華商報供稿
自定義html廣告位
Copyright @ 2016-2024漢中市生活通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70202000471號